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新闻频道 研究动态 成果展示 专家访谈 年谱简录 恨水文斋 文苑奇葩 馆藏陈列 史海钩沉 影视展播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 成果展示 >

第八次研讨会综述

时间:2015-10-13 17:05 来源:张研会xu 作者:谢家顺 点击:

“新时期张恨水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池州学院      谢家顺
 
       2011年5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安庆市人民政府、池州市人民政府、池州学院、安徽省潜山县人民政府和张恨水研究会联合主办,池州学院中文系、张恨水研究会秘书处承办的“新时期张恨水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池州学院召开。来自美国、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和大陆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及张恨水先生亲属等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回顾和总结了新时期以来张恨水研究的历程和成果,并就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张恨水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一)对新时期张恨水研究的总体回顾与张恨水文学史地位的宏观思考
       就回顾而言:郑炎贵、朱显亮认为,新时期张恨水研究分为“揭去尘封、荡除迷雾,还原历史、科学定位和多元维度,深化拓展”三个阶段,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张恨水现象”,张恨水之所以能够创作高品位作品,真正原是在于它是一位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作家;张恨水“引俗入雅”的创作道路昭示了通俗文学的发展方向;张恨水的小说理论是构建当代通俗文学理论的最好参照;张恨水研究成果丰富了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张恨水研究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俗文学的勃兴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陈宗俊认为,新时期以来对张恨水散文研究重视不够,张恨水散文研究呈现多宏观少微观、多思想少审美、《山窗小品》研究“热”与其他散文研究“冷”等特点,张恨水的散文的诸多精品可以考虑进入文学史。
      徐赟、陈世中认为,张恨水类似于《雾之美》和《秋萤》这样的小品散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均很强,适合中学生阅读。张恨水散文《雾之美》被选作香港中学一年级国文教材,值得内地语文教材编写时借鉴。
      就张恨水及其史学地位而言:许多学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大胆运用新的理论,从新的视角契入张恨水研究,呈现出“经纬交织、纵横捭阖”的立体化、多维度的可喜态势。
      刘晓丽认为,张恨水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意义,张恨水的作品不只由文字构成,还有其刊行方式和读者期待以及资本运作等因素。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文学活动方式,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达,一种新的文学生产方式,一种新的文学阅读方式,乃至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一种新的生活形式。张恨水在经典文学活动方式之外,引领了一种新的文学活动方式。
       如何认识张恨水抗战时期创作,孔庆东认为,抗战时期,张恨水把写作从谋生的意义真正提高到了要为“说中国话的民众”工作的意义。在与新文学的关系上,双方也由对立转变为合作。张恨水抗战时期小说的转变核心在于创作宗旨和思想主题。他终于由消遣文学走到了听将令文学,终于“带艺投师”,被新文学招安到帐下。而张恨水从抗战后期开始,创作重点就由言情转到了社会批判。抗战结束,内战随即爆发,张恨水愤慨时事,忧国忧民,笔调便也越发沉重和尖锐。
       对张恨水的评价,学界早期一直饱受争议:张恨水到底是“封建余孽”还是“章回小说大家”?胡安定认为,张恨水之所以被纳入鸳鸯蝴蝶派阵营之中,离不开由文化资本所决定的在文学空间中的位置,他所眷恋传统的文化心态和秃笔谋生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与新文学的差异。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新文学还在面临读者接受的焦虑与困境,而张恨水的章回体小说反而会引起强烈反响,自然使得他成为新文学批判的对象。虽然抗战以后,随着形式的变化和张恨水本身的转变,新文学界对其又采取了接纳肯定的态度。实际上,无论是视    其为“封建余孽”还是“章回体大家”,张恨水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另类的存在。
       以往的张恨水研究多强调张恨水同新文学的“补充”或“独立”关系,这为张恨水在新文学的位置奠定了总的基调。朱周斌从张恨水文言—白话观,以及他的章回小说文体观同胡适对于章回小说阐释的差异角度观察,认为张恨水同新文学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受其制约及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疏离状态。无论是其疏离性的自觉追求,还是其无意识地借用新文学为自己寻求合法性,都表明他所代表的写作是在白话新文学成为主流的这一框架内进行的。从更长远的历史来看,这种写作为白话文学丰富自己提供了一种内部资源,是现代汉语文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张恨水作品的文化视角解读
       这种解读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对张恨水小说创作的文化内涵的整体把握。
       张恨水所生活的时代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作为出身于旧式家庭的文人,面对时代的转折,他自身就是时代转型的一面镜子。韩国学者韩熹祯认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失落者,一方面挽留传统文化世界,另一方面感到转型时代的迷惘。他本身就是充满矛盾性的一个个体。他内在的这种两个异质文化的系统,就难以避免文学史对他的偏见的宿命。他虽然坚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并在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基础上努力体现出现代小市民的文化立场,但最终还是不能被主流文化认同、反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种“悖论”存在。
      王凤娟认为,张恨水小说创作是张恨水对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文学表达,是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文学实践,它展示了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自我认同。
      林斗山认为,张恨水小说有大量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对联,这些对联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更是张恨水将“以诗入文”传统引入小说创作的成功范例。
      钱果长、谢昭新则认为,张恨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规约下走上通俗小说创作道路的,其小说在回目安排、叙事结构、艺术表现、人物形象、文化思想价值等方面都打上了传统的烙印。但他在传统文化的外围也有受现实触发的“现代”成分,其小说创作又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并在小说的艺术追寻上呈现出现代的特征。这最终形成了张恨水小说新旧合璧、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化艺术品格。
第二,探讨地域文化与张恨水创作的关系。
       汤哲声从徽文化角度切入,认为张恨水是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对徽文化的坚守多于开拓。张恨水所接受的文化和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自有的人格、品格和文格,造就了他的文学贡献。
       储北平从天柱山道家文化入手,认为天柱山道家文化深刻影响了张恨水的生活和作品:一方面表现在个人生活上,张恨水追求人格上的逍遥自在、自然宁静和返璞归真,保持一种以柔弱胜刚强的姿态,在忙迫中求裕如,在躁进中寻超逸,在动荡中觅消闲;另一方面张恨水作品的道家旨趣丰腴。循此视角,我们可以窥见一个蕴涵着道家文化的全新的张恨水。
       从地域文化角度考察张恨水的小说创作,可发现地域文化风景、风情、风俗的描写,往往给创作增添魅力。台湾学者赵孝萱通过对张恨水以北京为背景的小说的解读,认为这是雅人趋俗,俗人却雅,展现了这类小说雅俗错位的文化意涵,张恨水小说平民文化风情展现的“京味儿”,不仅是地方风土、文化情调的传递,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精神沦陷的深切忧虑。
       魏宏瑞则认为,张恨水以北平为背景的小说叙述视角大多是从南方人的文化心理出发的,获得了成功;而其直接以金陵南京为背景的创作却舍弃了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描写,小说反响平平。
第三,比较研究与张恨水作品的“和谐”文化内涵探讨。
       美国学者庄信正将张恨水与张爱玲进行比较后认为,两者自始至终均献身艺术,文学创作理念皆艺术至上,创作艺术均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谢昭新认为,审美文化学和审美社会学为主体建构起了张恨水作品的“和谐”文化思想,包括对国家与民族、人与社会、人与家庭等多方面的民族精神思考和人文人性探寻,呈现的是一种对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和家庭“和谐”的文化追寻。
(三)作品文本与艺术样式及其文本传播分析
 第一,小说文本内容的重新解读。
         陈广士、芮立祥、韩颖琦、燕世超、华全红、石娟、徐霁旻、王永兵、张琳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张恨水《大江东去》、《八十一梦》、《艺术之宫》、《斯人记》、《春明外史》、《啼笑因缘》、《现代青年》等小说和散文进行了新的解读。观点新颖,体现了论者敏锐的思辨性,富有启发性。
第二,小说文本艺术性分析。
       方维保认为,张恨水在报纸副刊上连载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是一种文体形式、与报纸周期性相一致的分载形式以及古老而实用的营销策略的选择。张恨水凭借他的艺术才情成功地避免了报纸连载小说和章回体小说与生俱来的弊端。
       陆山花认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在广泛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同时,因其对情调的重视而具备鲜明的诗意特征。
       温奉桥认为,张恨水小说的成功源于其文化策略的成功。文化“配方”策略决定了张恨水小说的叙事模式和故事架构,特别是其小说的“双极结构”,更是其文化“配方”策略的外部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文本的分裂。
       姜友芝认为,张恨水小说创作有意识地借鉴了一些电影时空、电影蒙太奇、电影镜头等技术,同时张恨水小说具备电影化特质。
       许思友认为,张恨水的文学成就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土壤上,其中在小说的人物性格、表现方式和梦境描写等方面受《红楼梦》的影响最著,形成一种“红楼”模式。
       焦玉莲认为,张恨水小说的结构类型和时空表现具有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结构类型为线性体式结构的特点;以物理时间和单一空间来表现时空,体现出传统性和通俗性的特征。
       徐德明则透过张恨水小说对清倌人、坤伶和女学生的描述,分析了张恨水20年代小说女性社交的想象与转型特点。
(四)张恨水史料研究
       对张恨水史料进行集中研究,是此次研讨会的重要特色。
       陈子善认为,要加强张恨水史料的收集、整理、甄别等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张恨水故居等有形实物的保护,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张恨水。
      龚明德对《八十一梦》的版本进行了梳理与考证,纠正了其中的诸多讹误。
      谢家顺针就《张恨水年谱》编纂的价值与意义、内容设计,以及编纂方法等问题做了全面缜密的思考。
      民国报纸的文艺副刊成为现代文学的热点之一,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我们校勘偏误提供一个参照。陈由歆认为,在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的整理过程中,最先连载小说的副刊作为重要的史料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副刊所连载的小说更能如实反映作家当时的创作心态和大众阅读审美习惯,两者对照可发现其中隐藏的史料价值和历时性研究的文化意义。
      李国平以上海《晶报》为例,考证了张恨水与《晶报》的因缘际会。
      童李君则首次论述了一向被人忽视的《啼笑因缘弹词》,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五)深化张恨水研究的总体思路探讨
       通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张恨水研究在经历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迅速发展,研究视野逐步从狭窄走向开阔,出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作为史学意义上的张恨水,他的文学地位已经确立,为其平反昭雪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但同时,也出现对张恨水评价进行人为拔高的现象,真实而完整的张恨水,是从平凡走向伟大。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深化张恨水研究,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要超越传统的雅俗界限,突破新、旧文学的框架,去探寻张恨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这一独特存在,探讨张恨水的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并进而探讨张恨水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要寻找张恨水作品的历史性与当代性的结合方面的结合点,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视野上有新的突破。将张恨水研究置于更广大的历史背景框架中去考察,从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探讨张恨水对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历史性、独特性贡献,进而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历史进程,做出理性的历史评判;要更深入地从文学、文化学、新闻传播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美学、经济学、史学等视角,进行诸如艺术与市场的双重制约对张恨水小说创作的影响,报纸媒介的传播与张恨水小说创作的互动等横向的纵深研究;要加强张恨水作品的当代性及现实性的意义研究。通过对张恨水诸如如何完成对传统章回小说艺术样式的创造性改革,实现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和现代生活的成功“对接”等问题的深入研究,进而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发展战略,提供经验借鉴。

 
 
友情链接  
 
  •  安徽省社科联 |
  •  安徽省民间组织管理局 |
  •  潜山县政府网 |
  •  潜山热线 |
  •  炫乐网络 |
  •  
    Copyright (C) 2013 张恨水研究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炫乐科技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潜阳路368号 邮箱:zhsyj8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