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新闻频道 研究动态 成果展示 专家访谈 年谱简录 恨水文斋 文苑奇葩 馆藏陈列 史海钩沉 影视展播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 成果展示 >

第六次研讨会综述

时间:2015-10-13 16:57 来源:张研会 作者:谢家顺 点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8月10日至8月12日,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社科联、安庆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联、潜山县人民政府及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在张恨水先生故乡、安徽省城合肥联合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暨张恨水抗战作品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河南、山西、江苏、广东、贵州、安徽及韩国的专家、学者,张恨水亲属共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对张恨水抗战小说、诗词、杂文、散文等进行纵深、多元研讨后认为,张恨水先生是我国创作抗战作品最早、最多的作家,在其三千万字作品中,抗战作品达八百多万。这些作品是我国抗战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百姓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达官显贵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腐败现象,愤怒谴责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热情讴歌了抗战志士英雄事迹,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芒,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鼓舞抗战士气、振奋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对张恨水的抗战作品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张恨水在推动通俗小说现代化,为民族救亡事业服务过程中的独特贡献,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他与新文学的关系。研讨会还就张恨水抗战作品的内涵、分期,抗战作品创作与前期创作的关系,抗战小说的创作观念、特点与成就及抗战小说的文学史地位等进行了有益的深层次探讨。
     一、关于张恨水抗战作品总体评价
    (一)张恨水抗战作品起止时间、分类
    张恨水以极大热情倡导并身体力行创作爱国通俗文学,据张恨水研究会最新统计,张恨水抗战作品中的主体部分——中长篇小说共四十部左右,其中写于八年抗战时期的有近三十部,从题材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关于抗战主题的小说,包括《桃花港》、《潜山血》、《前线的安徽,安徽的前线》、《游击队》、《冲锋》、《大江东去》、《虎贲万岁》等;第二类是讽刺暴露小说,包括《疯狂》、《八十一梦》、《魍魉世界》、《偶像》、《五子登科》等;第三类是历史和言情等其他小说,包括《水浒新传》、《秦淮世家》、《丹凤街》、《石头城外》等。郑炎贵认为,这种分类格局与新文学相同,即在抗战初期以抗战小说为主,后期以讽刺暴露为主,在时间上也与新文学作家彼此呼应,作品大多侧重于描绘客观生活场景,描写抗战典型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是形象的抗战史。
    探讨张恨水抗战作品特征、形态以及一些深层次问题,必须首先界定张恨水抗战作品的时间问题。对此,石娟认为,除依据抗战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特点之外,还要结合张恨水本人的创作特点来探讨,因此,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张恨水“抗战时期”作品的起始时间;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是张恨水抗战作品创作密度较大时期;到1939年《八十一梦》发表前后,则是作家抗战作品的成熟期,这一阶段张恨水发表的一系列作品如《魍魉世界》、《水浒新传》以及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五子登科》、《纸醉金迷》、《巴山夜雨》等,较上一时期更注重战争对人性摧残的深度挖掘,笔触更深沉,更厚重,更具有反思特质。
    张纪认为,如果把张恨水写作生涯按他生活过的地域来划分,可分为北平时期(前期)和南京、重庆及抗战胜利后重回北平时期(后期),这是他创作的两个高峰期。大多数读者和研究者视北平阶段(前期)作品为重要代表作,值得注意的是,后期的抗战文学却是他文本表现最成熟精致的阶段。与前期相比,是另一个更高的巅峰。    (二)张恨水抗战小说创作特点及文学史价值
    张恨水的抗战小说创作经历了由强调小说的趣味性向体现主流时代意识的转变。促使张恨水创作发生转变的原因,谢昭新、黄静认为,就客观方面来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张恨水创作方向的转折点;另外,张恨水的西北行对其创作的影响,左翼作家对张恨水的批评给他带来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创作发生变化。作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在其身上都明显地存在着,这些成为了其思想转变的前提与基础。
    石娟则从张恨水抗战时期小说创作形态转型上对进行了更深入论述,认为这种转型可归结为题材转型(抗战题材开始成为小说内容的主要元素)和创作观转型(从“梦幻浪漫主义” 到“恶梦现实主义”)。探讨张恨水抗战时期小说转型原因,除了将新文学作为一个先验的参照物来思考外,还应从作家自身——他的性格、气质、经历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寻找原因,肯定他的独立存在——文本的独立性和作家气质性格独立性。所以,张恨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在于他不仅仅是独立于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之外的一道特殊景观,也不仅仅是融会传统与现代、雅与俗、新与旧的集大成者,更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突破中国现代文学史观一直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以及一贯以新文学的关键词如宏大叙事、主流意识形态、革命、国家、严肃等为评价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的话语权主宰的思维习惯的一个参照物、一个案例,为我们拓展了一个近乎无人探询的历史空间——一个“张恨水式”的文学的第三维空间,透过它,张恨水将不会再有“先造好房子才去找地皮的尴尬”,也不会再为是否与鲁迅是通俗文学与新文学的两座高峰而烦恼,他会心平气和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孔庆东从抗战文艺的整体来观照,认为张恨水的抗战作品自有其独到的价值和意义。张恨水不仅是抗战文艺的先驱,而且在国家观念的建设上,对抗战文学具有思想上的贡献,同时创新了抗战文学的叙述手法,表现出相对自由和多样的状态,并带动整个通俗小说走向蜕变,使传统的通俗小说走进了现代化。从现代文学的整体观来看,抗战文学既是张恨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汤哲声则从国家意识角度评价了张恨水抗战小说的文学史价值。张恨水在文学史上的贡献,首先在于他是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的开创者;其次他是中国“抗战小说”创作量最多的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国家意识”最为鲜明的作家之一。 张恨水抗战小说完成了中国的“抗战小说”由“难”转向“战”的提升。反映“常德之役”的纪实小说《虎贲万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描述以国民党军队为主抗战正面战场的小说。张恨水是中国言情小说大家,他同样是中国抗战小说大家。
对于张恨水抗战小说的史学意义,罗燕琳认为,张恨水以作家敏感、细腻与新闻工作者平实、客观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大量的生活细节进行筛选,形成跨越十几年的民众苦难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战争记忆。
    张恨水的作品为人们重拾那段记忆,审视历史在那个时期的起承转合,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通俗读本。通读张恨水的抗战作品可以发现一个清晰的脉络。这就是,从东北义勇军等民众自发抗战的壮举,到南京保卫战、湘西大战等大规模正规军战役的描写;从首都南京陷落后几百万人的逃亡生活,到敌机对重庆的轰炸;从普通百姓生活的极度贫困,到贪官奸商的纸醉金迷;从在沦陷区对故乡、故都的思念,到抗战胜利后,回到久别的故都,见到社会凋敝、接收大员腐败后惆怅复杂的心情。将张恨水记录的这些生活片断连缀起来,展现出来的就是一部内容浩繁但通俗易读的国难史、悲情的生活史和感性的心灵史。
    二、张恨水抗战小说研究的新思路
    一些学者还试图从新的角度来探讨张恨水抗战小说与新文学的关系。
    张中良从张恨水与抗战正面战场关系入手,指出新时期以来文学史对张恨水抗战文学作品偏重于讽刺暴露题材,而弱于正面战场题材。其背景在于历史研究、历史教育中对正面战场的忽略或贬低。事实上,在抗战中,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辅相成,协同作战,才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近年来,历史学界对正面战场的重视,尤其是2005年5月胡、连的历史性会面,为正面战场的历史复归与准确评价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为准确认识张恨水表现正面战场的作品《大江东去》、《虎贲万岁》等提供了新的契机。
    胡明从史的角度进一步认为,《虎贲万岁》是一部积极的、正面反映抗日战争的抗战小说。张恨水的抗战小说与生命捆绑,表现了人们的生存状态,组成了一幅旧时代的历史画卷。
    温奉桥提交的论文《调整与探索——张恨水抗战小说现代性新论》以现代性为切入点,指出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五四”新文学为代表的现代性规范和以传统文学为代表的现代性规范。张恨水的抗战小说创作经过了“被压抑的现代性”、被迫在“两种‘规范性’夹缝中生存”、被收编的现代性到“现代性”思路的再调整过程。《八十一梦》、《水浒新传》,特别是《巴山夜雨》的成功,标志着在艺术上高层次的契合与超越。张恨水属于从一种非主流现代性规范向主流现代性规范被迫转移的代表性作家。
    谢家顺对表现国难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小说《寒夜》和《巴山夜雨》,进行了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认为两部小说的共同意义在于,透过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及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层次思考。
    燕世超从美学角度切入,指出张恨水小说中抗日军人形象的出现反映了他对军人态度的转变。这类艺术形象主要特征在于人格世界的理性美、生命极限的壮烈美和形象世界的深度美。张恨水直接塑造抗日军人形象且有较为重要价值和影响的小说虽然仅有几部,但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抗日军人的崇高美。
    三、张恨水其他体裁抗战作品研究
    此次研讨会,众多学者还对以往研究者忽略的张恨水小品、杂感、散文、对联、诗词等思想和艺术进行了研究。
    邓竹虚、张子初以《山窗小品》为例,认为其基本风格是冲淡,最为突出的特征是“理”、“情”、“趣”。写景、状物、叙事、记人,古朴与典雅交织,清新与深邃相融,轻盈中透出沉重,尺幅中含着悠远弘阔之意境,是作家散文创作的极致。
    张正认为《新民报》副刊《最后关头》中的小品文,具有动人的诗意美——无论是直刺当局、忧叹民生、评论世风的“新闻小品”,还是以历史、掌故、诗文、戏曲、民言、俗语为话题说古论今的小品文,不仅具有文短意赅、深入浅出,深刻而灵动,犀利而隽永的艺术风格,而且浓缩了张恨水情真意挚的崇高爱国激情。
    芮立祥认为张恨水抗战散文蕴涵着硝烟漫卷中的文化省思。张恨水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感受战争的同时更在思考着战争,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更在省思和批判着其中的糟粕。发掘张恨水抗战散文的内涵,不仅有助于拓展深化张恨水研究,而且有利于系统地总结和反思抗战文化,汲取民族智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推进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实现伟大复兴。
    余迅从杂感着手,提出张恨水的抗战杂感以反映人生的社会写实态度,承载着他对世事与国家民族的关怀。
    王林书以《救国方还在,忧时泪已多》为题,指出张恨水抗战诗词语言通俗、清雅,具有救国忧时的现实价值。
    葛便南、林斗山认为在这些小说里,张恨水借对联抒情言志——鞭挞丑恶,歌颂了美好。
    四、张恨水主要抗战小说文本研究
    在诸多抗战小说里,《八十一梦》、《大江东去》、《巴山夜雨》成为此次研讨的重点。
    秦弓、吴腾凰分别对《八十一梦》的艺术特点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秦弓认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四部颇具特色的长篇寓言体小说之一,《八十一梦》之所以广受欢迎,不止因为传达了人民心声与时代脉搏,而且缘自其深得中国文学传统底蕴的艺术魅力。《八十一梦》的辛辣讽刺具有跨时空的意义。吴腾凰认为,张恨水在《八十一梦》中的沉稳、写实,温和中带有几分刻薄,嘲讽中不乏哲理的光辉,这是作家对讽刺艺术的贡献。
    汪启明以《大江东去》为范本,指出《大江东去》的灵魂是民族气节。一方面通过战争描写扭曲了的人性,从侧面揭露了战争罪恶;另一方面塑造了大时代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小我”与“大时代”的矛盾。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达到了和谐统一。
    张纪、谢家顺认为,《巴山夜雨》注重了对人类悲欢离合处境与人性的关注,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抗战时期重庆山村众生图,通过对故事人物平凡生活的历历描绘,在亲切感人、自然隽永之中进行了历史反思和民族自省,具有历史厚重感,是张恨水对章回小说创作内容和创作形式的新探索、新尝试,是体现张恨水小说创作水平的最后一部小说。
    五、史料研究
    对张恨水生前创作及其作品史料性研究,是此次研讨会的另一个特点。徐永龄的《论“张恨水现象”的独特意义》、张一莉 张一骐的《弯弓射日到前线——张恨水在抗日烽火中的二三事》、徐泉的《略评张恨水的〈子夜〉:佚作〈雾中行〉》等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资料性收集、介绍和研究,有些资料为首次披露,极具史料价值。
    此次研讨会,是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张恨水抗战作品专题研讨,是对张恨水抗战作品的一次系统回顾、总结与反思,是张恨水抗战作品研究的一次集中展示,作为张恨水创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战作品,如何对其中蕴含的巨大历史认识价值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发掘并进行全面细致的微观探讨,是新世纪张恨水研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友情链接  
 
  •  安徽省社科联 |
  •  安徽省民间组织管理局 |
  •  潜山县政府网 |
  •  潜山热线 |
  •  炫乐网络 |
  •  
    Copyright (C) 2013 张恨水研究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炫乐科技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潜阳路368号 邮箱:zhsyj8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