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新闻频道 研究动态 成果展示 专家访谈 年谱简录 恨水文斋 文苑奇葩 馆藏陈列 史海钩沉 影视展播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 成果展示 >

"张恨水与重庆"学术研讨会综述

时间:2016-03-08 09:43 来源:《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二期 作者:谢家顺 点击:
谢家顺(池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
 
    [摘  ]  2015年11月13至15日,“张恨水与重庆”学术研讨会暨张恨水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召开。会议围绕“张恨水与重庆”主题,对张恨水与巴渝文化的关系以及张恨水对重庆的文学书写、张恨水前后期创作风格转变、张恨水散文风格及其形成原因、张恨水创作的抗战主题及史学意义、张恨水小说文本的新视角解读、张恨水新史料的发掘等学术点作了深层次、多角度的研讨。通过研讨,与会学者就张恨水抗战作品的价值、地位,以及张恨水抗战文学先驱、抗战小说第一人等达成共识。
    [关键词]  张恨水;重庆;学术研讨


    现代著名报人与作家张恨水,1937年至1945年在重庆生活、工作八年,期间不仅与重庆建立了深厚感情,而且创作了大量与抗战有关的文学作品,体现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在张恨水的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还见证和体会了重庆现代都市化这一历史进程。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张恨水诞辰120周年,探讨张恨水重庆时期的文学创作成就,2015年11月13至15日,由安徽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与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共同举办,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池州学院通俗文学与张恨水研究中心协办的“张恨水与重庆”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湖北、山东、广东、河南、浙江、江苏、四川、重庆、宁夏、台湾、韩国,包括张恨水亲属在内的5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
    出生重庆、远在美国的张恨水长女张明明女士向大会发来了贺信。
    会议展示了时代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的七卷本《张恨水散文全集》以及重庆收藏家陈勇先生收藏的张恨水抗战期间赠送余程万的铜制墨盒。与会学者还就张恨水重庆工作、生活、笔下的都市书写及南温泉旧居文化进行了实地寻访与研讨,领略并体悟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重庆文化。
会议围绕“张恨水与重庆”主题,对张恨水与巴渝文化的关系以及张恨水对重庆的文学书写、张恨水前后期创作风格转变、张恨水散文风格及其形成原因、张恨水创作的抗战主题及史学意义、张恨水小说文本的新视角解读、张恨水新史料的发掘等学术点作了深层次、多角度的研讨。通过研讨,大家就张恨水抗战作品的价值、地位,以及张恨水抗战文学先驱、抗战小说第一人等达成共识。
 
一、“下江人”视角:陪都语境的重庆书写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温奉桥认为,从1938年1月到1945年12月,张恨水与当时中国绝大多数文人一样,在重庆生活了八年,并迎来了其创作的第二个高峰。张恨水的创作,成名于北平,“完成”于重庆,重庆时期,张恨水完成了从一个带有浓厚传统文人情趣的言情小说家向现实主义作家的转变。与北平时期的创作相比,张恨水的重庆写作无论是艺术境界、文学观念还是创作风格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可以认为,重庆写作是张恨水文学生涯的一次飞跃。面对新的政治、社会现实,张恨水的文学观念率先发生了“裂变”,他不再坚持“不必有功,而至少与读者无损”的创作“底线”,而是反复强调“写小说必须赶上时代”,“反映时代和写人民”成了张恨水40年代创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毋庸讳言,张恨水的重庆创作也充满了某种悖论。一方面,张恨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小说的“时代意识”,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认为,与“意识”相比,“趣味”才是小说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力求“故事能在抗战言情上兼有”,在“抗战”与“言情”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和“结合点”。但在实际创作中,这种“两结合”的平衡关系却很难把握,这客观上造成了张恨水后期小说某种文本分裂现象,影响了小说的审美效果。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永东认为,作为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有着清醒的读者意识,能够根据各地的文化风气量体裁衣。抗战时期张恨水发表在武汉、香港、上海的小说,常常塑造“横强不甘屈服的人物”,而发表在重庆的小说,“则略转笔锋,思有以排解后方人士之苦闷”。张恨水讲述重庆故事的小说,与他二三十年代以言情为主的路子有别,属于“社会小说”,“趋重于生活问题”的书写。
    陪都重庆的公务员和教师众多,生活境遇的强烈反差是知识分子最愤愤不平的问题。正是这样的环境、生活和情绪,决定了张恨水聚焦于公教人员的生活故事。张恨水的重庆题材小说讲述的主要是“下江人”的故事。小说通过人物形象、地域方言、隐性视点等信息,载负着下江人的战时乡愁。
   张恨水重庆时期的小说创作,其中诗词的点缀明显减少了,与情节发展不是很密切的情景渲染被压缩,不再有意设置悬念,而是依靠增加事件的密度和快速推进情节发展,通过宣泄战时流亡者的心理和情绪,来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叙事风格更为平实通俗。
    张恨水重庆书写的风貌格调,包含了对重庆地域文化品位的理解和对战时陪都整体审美情趣的体味。
    安徽潜山文史专家徐霁旻的发言,结合张恨水作品及文学活动勾勒描绘了一幅抗战时期的生活节点与文学地图,并进而畅谈了张恨水创作与上海、南京、安庆、武汉与重庆的关系。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尹莹认为,重庆以其特殊的城市文化性格,吸引着张恨水在作品中书写心中的重庆形象,展示着自己对重庆社会人生的感知,用文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用心灵去感受的城市形象。
 
二、椽笔为枪:中国抗战文学第一人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哲声认为,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抗战小说创作量最丰富的作家。张恨水的全部创作大约3000万言,其中有关抗战的文字就有800万言。创作数量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首屈一指。
    张恨水抗战小说最重要贡献是将“国难小说”提升到“抗战小说”,使得中国抗战文学的风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写中国人遭受的惨痛的灾难,更写中国人站立起来抗争。从一片哀鸣的“国难文学”中走向了高喊杀敌,张恨水让中国的“抗战文学”走向了新的境界。
    他的抗战小说的素材很多来自于时事新闻,因此他的抗战小说纪实性特别强。在他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南京保卫战和日军的南京大屠杀,如《大江东去》等;可以看到抗战后期著名的“常德之战”的全过程,如《虎贲万岁》等;可以看到中国军民敌后的抗敌活动,如《天明寨》、《弯弓集》等;还可以看到重庆人怎样跑防空洞,如《巴山夜雨》等。这些小说既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抗战史料。
    张恨水的抗战小说以国家利益为重,超越党派,超越流派,也超越雅俗。在他主持的《最后关头》和《上下古今谈》等抗战栏目中,既写正面战场上的事迹,也写了《怒吼吧,八路军》等敌后战场上的功绩。
    张恨水是个平民作家,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就是他写作的题材,抗战期间,老百姓当然关心抗战的事。写抗战故事自然成为张恨水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张恨水理应是抗战文学先驱,中国抗战文学第一人。同时,老舍、张恨水这两位作家的交集,成为了现代中国抗战小说创作的双璧。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研究所教授袁进认为,张恨水是现代最为重要的通俗小说家,他的主要抗战作品都是在重庆撰写的,他在重庆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过重要贡献。
    张恨水是极具抗战意识的作家,早在九一八事变时就开始创作“国难小说”。抗战爆发后,张恨水来到重庆,投身《新民报》。他是较早描写抗日正面战场的作家,早在小说《冲锋》(又名《巷战之夜》)中,就根据他弟弟张牧野的亲身经历,刻画了天津沦陷前民众自发起来抗战的英勇事迹;在小说《大江东去》中,描写了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他运用长篇小说描写抗战重大战役,《虎贲万岁》真实地描写了国民党王牌军第七十四军五十七师死守常德,全师最后只剩八十余人生还,终于打退日本军队进攻的故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像这样非常真实地描写抗战重大战役的长篇小说非常罕见。
    《华人时代》杂志执行总编张一骐对张恨水抗战时期生活与创作情况进行了真切描述,勾勒了张恨水抗战时期的心路历程,特别是以笔为剑深沉的家国情怀与爱国意识,呼吁张恨水研究要突破意识形态的藩篱,恢复历史的真实面目。
    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炎贵在研读张恨水抗战作品基础上指出,抗日战争的洗礼、重庆八年的笔耕,加速了张恨水由旧融新的文学转型,实现了从思想意识、创作主题到技术手法、体式文本全覆盖式的成功改良,在创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既要赶上时代,又要面向“赶场”,落实文艺大众化应求实效;既要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保留传统文化精华,两副重担必须交流;既要正面颂扬抗战,又要揭露不利抗战之种种因素;既要杜绝低级媚俗的趣味主义,又要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容有益的“趣味”的统一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小说创作理论。这种抗战转型使张恨水与新文学家同向并行,达到了创作与读者的沟通、古今中外与雅俗的融通。
 
三、闲适冲淡:张恨水散文的家国情怀
   
    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池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教授谢家顺从闲适冲淡和家国情怀两个纬度,对张恨水散文创作,特别是散文的分期和散文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对于小说创作而言,张恨水散文创作贯穿于其创作生涯始终,他的文言散文甚至超越了古人名作,加强张恨水散文的研究,更具有透视作家心灵世界、观照作家创作思想的直接意义。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研究所教授袁进指出,张恨水在四十年代创作的文言散文《山窗小品》,这是一组颇具艺术性的散文,因为是文言,不受学术界的重视。其实,白话和文言都可以创作出杰作,如散文《秋萤》写的是川东秋天,作者为我们展现了诗一般的意境,漫漫长夜中的荒山野谷,沉沉的天幕前,隐约出现黑魆魆的山影,显得那样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暗夜之中,丛竹小树摇曳,其声飒飒,其影幢幢,动魄惊心,草间突然亮起一二豆大淡绿之光,闪烁几下,又悄然消失,恍如鬼火。冥冥之中,远方传来二三声沉闷凄惨的犬吠,人立在山涧断桥上,如临冥界,仿佛有走上奈何桥之感。
    作者将独自一人面临黑暗产生的孤独与恐惧,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情此景,较诸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境界,似乎是更为凄绝了。然而,秋萤在积极意义上超越了小石潭记的凄绝。秋萤的点点微光又给作者以积极的启迪。西风中的老萤虽然生命力旺盛,毕竟抵不过自然界的规律,它面临死亡,仍然挣扎着发出幽光,连蛰伏石晾的秋萤也依然如星火着地,有一丝生命即发一丝光华。这使作者联想到面对社会黑暗面孤苦无助的文人的命运。
    细察他的感喟,有面临死亡威胁的悲观与自怜,也有面对黑暗的孤寂与忧伤,更有战胜死亡威胁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与自傲。它使秋萤的主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超越了古人的散文。过去,文言散文因为新文学主流是白话,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同了,张恨水的创作有了新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意义。
    河南大学文学院李国平副教授、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陈宗俊副教授发言时从散文集《上下古今谈》入手,分别阐释了张恨水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观念与抗战书写。
 
四、史学思考:张恨水的文学史意义
 
    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宗林回顾了张恨水研究会三十年来的研究历程,指出张恨水小说描绘了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后这段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构成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组极具个性的形象画廊。他的作品深受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市民读者喜爱,达到了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广度和深度。他创作数量之多、流传之广、读者之众、影响之大,在当时就形成了世所瞩目的“张恨水现象”。
    自1938年至1945年,张恨水在重庆生活、工作八年,创作了大量抗战文学作品,也与重庆建立了深厚感情。据不完全统计,张恨水抗战文学作品达八百多万字,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国家意识”最为鲜明的作家之一。张恨水的抗战文学作品写出了跨越十几年的民众苦难史和抗争史,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战争记忆,展现了一部内容浩繁的国难史、悲情的生活史和抗争的心灵史。在抗战文学创作实践中,张恨水实现了文学观念的蜕变和超越,坚定的走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台湾学者赵孝萱教授以《从〈巴山夜雨〉谈张恨水的文学史地位》为题,认为《巴山夜雨》对战争的反思,具有浓郁的文化批判和人性反思色彩,是张恨水后期的巅峰之作。张恨水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承袭了中国“世情小说”的“写实”笔法,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世俗”趣味和消闲功能,为中国章回小说注入了“西方”技法,小说题材人物与议题时代性强,是一位具有长篇叙述功力的说故事能手,是一个好的中国小说家。
    安徽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叙伦、聂皖辉先后结合自己阅读张恨水著作经历,指出张恨水的最大贡献就是推进了传统章回小说的文体变革与现代化,是一位具有“民魂”的现实主义作家。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汤文益以“中国智慧”为中心着重分析了张恨水研究思想史维度的基本构想,试图辨析“中国智慧”的基本范畴,阐述三种基本关系在张恨水研究中展开的可能,探究张恨水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
    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木青在对张恨水的《春明外史》等小说与徐枕亚的《玉梨魂》进行比较后认为,张恨水早期的小说创作从某种程度上受到徐枕亚的影响,他敏锐地看到《玉梨魂》从一纸风行到归于沉寂是读者审美趣味的变化所致,进而在自己的创作中对其进行改良,这种改良,凝聚了张恨水对通俗小说发展路径的思考,是张恨水反复研读中国古典文学和翻译小说,并结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作出的探索与选择,顺应了文坛倡导的简洁文风,既是民国政府的国语运动和新文学白话运动大势,也是通俗小说所着力追求的方向。
    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燕世超认为,张恨水不是一个单纯的爱国主义者,他实际上还具有悲天悯人的人类情怀,即对人类命运深切关怀。他在《巴山夜雨》中就以艺术的笔法抒发对战争的谴责,甚至对敌国民众的关注。他对和平的向往,对正义的坚守,对底层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都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单纯的抗战,而具有人类的普世价值和理想主义。
    苏州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石娟在梳理了新时期三十年来的张恨水研究史后,提出了当今张恨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凡是以及这种研究该向何处去的理论方向问题,这就是报刊编辑时间与文学的结合、张恨水报人文学研究对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范式意义以及超越雅俗,以报人文学入史。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薛熹祯通过对老舍、张恨水小说创作的比较后认为,新与旧、城市与乡村对立的话题已不再是中心,写作的焦点逐渐转变为对都是内部的关注,包括都市人的生存欲望、都市人的情感与价值观成为二人创作的新热点。通过人物与社会的紧张关系,揭示了“都市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残酷性,以偷窥、漫游、审视的不同姿态打破了文学书写中单向度的现代都市格局,引发了读者对都市的真正内核无尽的想象空间。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四平叙述了西方现代文学史述中的张恨水现象,分析了这种文学价值叙述的形成原因,进而指出这种叙述恰恰忽略了张恨水小说所蕴含驳杂的、丰富的、奇观的现代性。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周斌认为,我们对张恨水的了解仍然处于非常粗浅的层面。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现代性、现代化问题是如何由现代性(启蒙)、现代化(物质)层面同样并置和迫切的局面,最终变为现代性问题让位于现代化这一单向层面的过程,而对这一过程的了解,又意味着我们会直接地体验到其所以这样的原因。
    在以往的研究中,不但论及“乡土文学”时不提张恨水,而且对于“城市文学”的研究也不提张恨水。在许多研究者看来,张恨水以及鸳鸯蝴蝶派作品之所以不值得作为重点来研究,在于它们的不土不洋、不中不西、不乡村也不城市的多重混杂与尴尬成分。这种论述的标准,回避了这样的问题:张恨水这样被当时最为普通的广大市民读者所喜欢的作家为什么获得如此众多的欢迎呢?
    尽管存在着如此重大的疑问,但是张恨水的作品仍然既不被研究乡村的研究者所关注,也不被研究城市的学者所重视。在讨论海派、京派这样流派的城市书写的时候,这一做法尤为普遍。这是一件让人尤其疑惑的事情。因为在张恨水的写作生涯中,他的名字、他的小说、他的随笔与散文,一直是在包括上海这样的城市的杂志上发表、登载,而且在城市人口中广为传播。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即使不再以“革命”与否作为标准,却依然排斥张恨水的作品,依然否认他的“城市性”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正是在“城市”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这一前提下,重新认识张恨水这样的作家的地位和意义,也在逐渐纳入人们的视野。这牵涉很多问题,包括必须重新认识“鸳鸯蝴蝶派”这一名词身上被迫附加的负面性。要想真正去掉这种“负面性”,最根本的步伐是,将“鸳鸯蝴蝶派”、将张恨水看作是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代表性作家,重新确认他们的“新市民”身份,重新将他们放在现代性、现代化的链条中加以考察。这不是简单地将“鸳鸯蝴蝶派”及其传人张恨水装扮成爱国主义的、传统文人的形象,而是要重新挖掘原本就存在于他们自己身上的“城市”、“现代”的特征。
    由于视点的变化,张恨水就不再局限于“通俗作家”这一身份中进行研究。相反,他是作为一个现代性、现代化的体验与观察者出现的,他完全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经典性的现代文学作家。
 
五、文学文本:新视角、新解读
 
    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胡安定选取张恨水重庆的祝寿活动,探讨了张恨水报人身份和小说家身份以及祝寿活动对张恨水其后的文学形象“制造”的影响和意义。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副教授华全红以小说《满城风雨》为切入点,认为这部小说是张恨水国难—抗战小说中发端之作,集中表现了张恨水创作思想认识上的转变——由“非战”的和平思想到“是战”抗日意识的转变;对民族生死存亡的思考和对民众的抗日力量的信心;对战争年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的探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晋爱荣从清新典雅的语言、超凡不俗的人物、感伤悲悯的情调及主题呼应时代、改进结构、手法革新方面探讨了小说《金粉世家》的艺术特色。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瑜以符号学和文化哲学为关照,从叙事结构、文化价值、政治隐喻方面对《八十一梦》进行了全息解读,深入挖掘了其背后深藏的谵妄的真义以及不同于主流抗战文学的特异之处。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彭小琴从语言学角度切入,指出研究张恨水语言风格,一方面要重点研究其作品的描述语言这一作家直接传递信息的话语,同时要从人物语言中剔除作家为了人物形象塑造而设计的不属于作家自己、只属于作品中人物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炼出张恨水语言风格的个人特征。
    张恨水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潜山文史专家芮立祥从情境营造的视角,着重阐述了《巴山夜雨》情境的实景式、寓含式矛盾点营造,以及个性化语言、动作与细节演绎等情境表现,将读者带入巴山夜雨之中,去感受“归而无期”之痛。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向叶平从男权意识角度阐述了《纸醉金迷》对传统男权意识颠覆与超越。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实现了对传统“贤妻良母”程式的颠覆,在爱情故事上以“财子佳人”模式完成了对传统“才子佳人”程式的否定。对于情爱中的男女权利关系,则突显女性的主导地位,以“反诱奸”程式表现出对传统“诱奸”故事程式的超越,显示了作家爱情观的新质变。
 
六、佚文与史料:张恨水研究永远的话题
  
    安徽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寿新以鲜为人知的资料,生动地描述了张恨水家庭生活情况,具有很强的史料性。
    重庆文物收藏家陈勇从张恨水赠送给余程万的墨盒谈起,与大家分享了墨盒这一珍贵文物的来历和收藏过程,畅谈了一代文人张恨水的抗战情怀。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龚明德从《螺君日记》中梳理出了有关张恨水1932年期间的有关活动史料,对张恨水佚文搜集而言,正可以补遗。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静以《欢喜冤家》《似水流年》《现代青年》《秘密谷》为例,对张恨水小说中的家乡书写进行了清晰梳理与分析,从城乡文化冲突的视角,深入阐述了张恨水家乡书写的三种文本形态、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武汉市黄陂区作协副主席宋海东结合张恨水南温泉典型史料的信发现,向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普通研究者没有的新史料,介绍了张恨水重庆生活踪迹,复原了张恨水南温泉生活的情境。
    安徽潜山张恨水纪念馆副馆长涂爱华结合纪念馆文物政己情况,从文化品牌建设和弘扬传统文化角度介绍了张恨水纪念馆、张恨水墓园等筹建的过程,以及纪念馆藏品征集、开发与陈展情况。
    另外,池州学院科技处处长杨小红教授、池州学院图书馆馆长韩虎林教授也分别在会上介绍了池州学院以张恨水研究为平台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学校图书馆开辟张恨水作品特色馆藏的设想。
    通过研讨,大家普遍感到,作为下江人的张恨水,重庆是张恨水创作的重镇,体裁涉及小说、散文、诗词等,重庆的方方面面已经深深融入其血液。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张恨水研究如何拓宽视野,进一步深化,使其更加接地气,大家一致认为:
    一、要从狭窄的爱国主义向广义的爱国主义扩展。张恨水的爱国主义是基于一个文人对于祖国文化、对于人民本身的正义感和热爱,并非出于某一具体政治动机。所谓“中间偏左”正是这种正义感的必然反应。我们要挖掘张恨水跨越具体时代的、更多小说和杂文中所表现的、更为复杂的言论和立场,而不只局限于几部小说。
    二、要注重张恨水研究方法的创新。过去对资料的发掘与整理,社会的历史的研究是必要的,但若仅仅限于这些,就会出现许多重复研究、无效研究,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可引进叙事学、传播学、神话学、文体学、文艺心理学、比较文学等方法进行研究,使张恨水研究向纵深拓展。
    三、注意从静态文本研究转向动态文本研究。张恨水的小说文本吸引人之处,与其说在于他恢复了古典语言的美感,不如说他用现代叙述和描写手段激发了小说中潜藏的故事性和视觉性。张恨水的小说与电影的关系如何?与电视语言的关系如何?这种研究将有助于在新时代将张恨水的小说文本唤醒。这需要同其他专业研究进行结合。在关注小说文本的同时,还要关注散文、诗词等文本的研究。注意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要加强对张恨水佚文的搜集与整理,把关好新的张恨水全集出版工作。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62卷本的《张恨水全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张恨水研究的深入,旧版张恨水全集有很多错误。希望新版《张恨水全集》张恨水研究学者能介入,帮助做好校勘工作,发挥智囊作用,把好质量关。
    五、建议出版新的张恨水选集。在张恨水全集出版之前,联系出版社做一套张恨水选集。需要张恨水研究成果作为新选集的编选原则,并且每集都要有专门的导读。
    六、希望张恨水这个品牌多元化,张恨水研究要扎根安徽,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这个品牌,既要有研究的理论成果支撑,又要有出版的、影视的,还有新媒体的支持,以及故居、遗迹、遗物等可见可感的可供旅游的固态文化符号。
    七、2017年是张恨水逝世50周年,建议提前策划,与影视界、出版界合作,召开一次全国性纪念活动。
    会议号召,全体张恨水研究者加强协作,为发扬光大张恨水文学精神而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谢家顺(1963—),男,安徽潜山人,池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友情链接  
 
  •  安徽省社科联 |
  •  安徽省民间组织管理局 |
  •  潜山县政府网 |
  •  潜山热线 |
  •  炫乐网络 |
  •  
    Copyright (C) 2013 张恨水研究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炫乐科技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潜阳路368号 邮箱:zhsyj8888@163.com